一、如何确保影像清晰?
影响照片清晰的另一因素是拍摄的快门速度过低。在提高快门速度方面,又延伸到光圈设定和 ISO 设置上。人手持相机的最低安全快门可以认为约是 35mm 相机拍摄焦距的倒数。例如使用 28mm 焦距拍摄,最低安全快门速度应该为 1/30s ,使用 400mm 端拍摄最低安全快门为 1/400s 。若拍摄光照低的环境下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就容易使照片拍糊了。一般来说,全自动曝光的光圈会受环境变化而自动调整,而具有 M 档相机拍摄时可以利用增大光圈提高快门速度;另一方面,提高 ISO 值也可以提高快门速度,但往往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用户要根据各相机的控噪能力的不同而选择好最高可用 ISO 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最低安全快门的概念,新兴的防抖技术意逐渐成为数码相机的标配技术。防抖简单可以分为电子防抖和光学防抖。一般入门级 DC 只具备电子防抖技术,其原理与提高 ISO 值增加快门速度一样,非必要时还是少用为妙。而一般中高端 DC 都会配备光学防抖,其原理一般通过在镜头或者感光元件机构增加反向互补位移装置来校正人手的抖动,可以有效降低安全快门 2 - 4 档(因各厂家的技术不同会有差别)。并且光学防抖是对画质无损的技术,值得推荐使用。配合一定范围的电子防抖,每个普通用户都可以加入“ 黑摄会 ”了。不过,倘若拍摄环境光照确实很低的时候,只有选择使用闪光灯或架上脚架、固定物拍摄。
二、如何让曝光准确?
拍摄时,合适的曝光量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曝光不足,影像晦暗,低光部位的层次丧失殆尽;曝光过度,影像高光位的层次荡然无存,像是褪色似的。
许多人在数码相机拍摄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自动曝光形式拍摄,但自动曝光要以准确测光为前提。要准确测光必须把握测光的特点,善于了利用测光模式、曝光补偿、包围曝光和场景模式运用等等。
三、如何构图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1 、黄金分割点的运用
一般数码相机都有网格辅助取景功能,该功能能帮助用户确定一幅照片的主体位于黄精分割点上。通常我们希望照片拍得方方正正,人物居中,但这样的构图是很平淡的,试试利用黄金分割点的原理,你会发现照片变得更漂亮了。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情况下采用中心点构图。
2 、巧用线条构图
这里说的“ 线条 ”并非要去拍“ 线 ”,而是指场景中呈现条状的被摄体,如远距离的河流、道路、树木、具有韵律的物体等等。
3 、空间感的表现
拍摄画面的空间表现,主要借助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线条透视通过线条的交织表现景物远近、大小,线条在画面上由近及远地延伸与消失,我们就可以从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而影调透视效果则主要借助影调浓淡明暗对比来表现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