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照不足时的问题
室内拍摄时光线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在 高ISO下噪点太多影响画质。这是DC上的通病,降噪好的细节差,细节好的噪点重。不要和单反比,毕竟DC的CCD尺寸不够大,所以感光能力相对单反差很多,但在ISO80或ISO100下还是有很不错的画面质量。ISO200只有在不得已的状况下才使用,平时最好别用。ISO400和ISO800只有在考虑记实摄影时才用。ISO1600我是从来就不用的,拍下来的照片质量太差基本没用了。好在S5上有热靴可以外接散光灯来解决这个问题,光线不足产生的问题并不只是DC才有,单反也会遇到。在室内拍静物时就算没有噪点的问题也有手抖造成画面发昏的问题,所以三脚架是必须的。如果是拍人像,就算用单反也要使用外闪。相信大家都去过影楼,估计没见哪个摄影师可以不用外闪照相的哈。一般家里多半会有台灯,也可以用来弥补光照不足的问题。在台灯后面放块白布补光会更好,在台灯前面放白布或白纸可以让光线更柔和。如果灯用得好的话还可以获得类似棚拍的效果。
强烈推荐去配一个广角镜。如果觉得市面上的广角镜价格比较贵,有个办法可以考虑。首先~~买转接环是必须的,加任何镜头都需要这个东东。然后买个便宜的UV镜,找家眼镜店买个近视眼镜的镜片,打磨好尺寸后替换UV镜的镜片。成本最多也不过100左右。虽然效果不能和专业的广角镜比,一般用来玩玩也够了。
二、外景拍摄时的问题
数人在拍摄外景时遇到最多的两个问题,高光部分过曝和阴影部分太黑造成丢失细节。出门拍摄首先要注意几个问题,天气晴朗时最好不要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间摄影,特别是拍摄人像。由于光照过于强烈会造成反差过大,亮的地方过曝,暗的地方又太黑,细节丢失严重。时由于是顶光拍摄,所以拍摄人像的时候更容易形成阴阳脸。拍摄花卉时特别是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容易出现过曝,红色特别容易溢出。相信很多朋友在拍摄时会发现即使用到1/1600(S5 IS最快快门)秒还是会过曝,所以并不是象某些人说的光照越强效果越好,应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拍摄人像或花卉。但也不是说就不可以拍摄了,推荐买个补光板来解决阴影部分过暗的问题,应急使用可以考虑白布和镜子来弥补阴影处,在逆光拍摄时需要开起闪光灯弥补面部过黑的问题,但用闪光灯一定要把面部的油光去掉,否则很难看。多云天气是拍摄人像最好的天气,在天上有薄薄的云层时光线会比较柔和,人的面部光照均匀不会有过大反差。配个灰镜也能解决部分光照太强的问题。
三、夜景
拍静态的夜景,特别是大楼或大桥之类的建筑时建议使用拼接,加广角镜容易造成畸变。除非想用广角模式拍出某些特殊效果。拍摄动态画面只有用广角镜了,拼接基本没戏。 还有就是防抖功能在拍夜景基本没用,超过2秒以上不但不能有效降低晃动问题,还会造成画面发糊,时间越长问题越严重。主要原因是里面的IS镜片在相机晃动过后会有一段时间不断缓慢位移。由于移动缓慢,这在曝光时间1/20到1/60秒的时候比较有效。但更慢些时已经无法起到放抖作用了,并且到了一秒以上时还会因为镜片的缓慢晃动造成画面发糊,所以拍摄夜景时最好把防抖功能关闭。还有就是最好采用定时拍摄,一般设置两秒就够了。定时拍摄的好处是能避免在按快门那一瞬间手对相机造成的晃动。
四、花卉或微距
不少人拍摄中可能还会遇到对焦点的问题,比如花朵太大的时候或距离拍摄物太近的时候会遇到无法拍全,前面清楚了后面又虚了,中间是拍清楚了,但周围又是虚的。如果想把整朵花拍摄清楚就需要把光圈调小,根据拍摄物体的面积和前后距离来调整光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调太小,一是采光可能会不足,二是背景虚化可能不够,具体调整需要各位自己在使用中测试体会了。拍摄时还需要注意构图的问题,尽量不要让画面过于杂乱。拍摄前先考虑画面是否干净,是否有多余的东西,要表达的对象是否在合理的位置等。这里再次提到三脚架,光线不足的时候三脚架是非常有效的。不要以为有了放抖功能就可以不用三脚架了,防抖最多能帮助你延长两到三档的快门。 拍摄暗背景或黑色背景的方法 拍摄时如果有聚光灯就最好,时间选晚上或黄昏,只把需要照亮的景物或花卉照亮.在拍摄时用更快的快门拍摄景物,这样背景和被照亮的景物就会有很大的反差.把被拍摄的景物曝光正确时背景就是黑的了.有时候从背后照亮景物(主要是花卉)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选光照好的时候或中午,不然你就算用最快的快门背景也很亮,景物也容易过曝。